联盟概括

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行业资讯
着力打造具身智能产业,将成为驱动汽车行业转型新引擎?
 作者:站长 日期:2025/8/7 16:54:52 人气:7 标签:行业资讯   

着力打造具身智能产业,将成为驱动汽车行业转型新引擎?|长沙市汽车及零部件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着力打造具身智能产业,将成为驱动汽车行业转型新引擎?,长沙市汽车及零部件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分享到:

“力争到2027年,上海市具身智能核心产业规模突破500亿元。”“重点支持感知决策、运动控制、操作系统等关键技术攻关”……8月6日,《上海市具身智能产业发展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印发。行业认为,这再次吹响了着力打造具身智能产业的号角,将成为驱动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新引擎。

新政利好汽车产业

所谓具身智能,是指将人工智能融入智能汽车、机器人等物理实体,赋予其像人一样感知、学习及与环境动态交互能力的技术范式。

行业人士认为,结合《方案》所提出的方向,对于智能汽车零部件产业而言是个新机遇。其中,《方案》部署了加快专用芯片等核心零部件研制,增强软硬协同适配能力,开发匹配具身智能需求的关键配套产品等要求,这不仅将为智能汽车、智能座舱、智能驾驶的发展注入新动能,也将有助于夯实汽车智能化底层架构。

当前,汽车产业变革的大趋势、市场竞争的主要焦点均向其中智能化倾斜。

在汽车智能化的征程中,具身智能已经成为汽车产业技术升级的源泉和动力。

具体而言,在感知决策与运动控制技术方面,具身智能的发展为汽车提供了更精准的环境感知和更智能的决策控制能力。通过当前汽车业应用主流及趋势明显的端到端、VLM(视觉-语言模型)、VLA(视觉-语言-动作模型)等技术路线,实现多模态传感器融合,给智能汽车、智能驾驶增添了“火眼金睛”,能够实时获取周围环境信息,结合先进的算法进行快速决策,大大提升了自动驾驶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未来的汽车可能都是具身智能汽车。”小鹏汽车董事长、总经理何小鹏指出,汽车行业正加速从“机械定义”向“智能定义”转型,未来二十年,具身智能与汽车的耦合将成为主导趋势。也正因如此,小鹏汽车把未来20年的发展方向定位于转型为AI科技公司。

行业迎来崭新机遇

面向未来,具身智能的应用不仅是在自动驾驶领域,而是将与整个汽车产业实现深度融合。

行业注意到,国内一些传统车企与造车新势力企业都已经成立了具身智能或人形机器人研究机构。其实,这并不是搞“副业”,也不只是为生产线提供“钢铁员工”,而是汽车智能化本身融合发展的刚需。

的确,现阶段,在汽车制造领域,已经出现了人形机器人“员工”。替代人工完成琐碎繁杂、危险性较高的岗位,为汽车制造带来了更高的质量一致性和较高的效率,同时还可以实现降本增效,推动汽车制造向智能化、柔性化、个性化转型,也为车企带来了更多的竞争优势。

目前,自动驾驶仍然是具身智能的一大“用武之地”。具身智能将自动驾驶技术推向了新的高度,通过车内外传感器的深度融合,汽车能够实现对复杂路况的精准判断和应对。

7月26日,上海在第八届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发放新一批智能网联汽车示范运营牌照,获准企业可在中心城区开展自动驾驶出租车运营收费服务,这意味着中国自动驾驶商业化正在进入"真金白银"时代。按照规划,上海市2025年底自动驾驶测试道路总长度将扩展至5000公里。

同时,具身智能也为智能座舱带来新的交互体验,使汽车座舱成为“主动感知决策助手”,实现“看、说、记、想”一体化,为用户带来更加便捷、舒适的驾乘体验。如通过语音识别、手势控制等交互方式,用户与汽车的沟通变得更加自然便捷。用户只需说一声“打开车窗”,汽车就能立即执行指令;或者通过简单的手势操作,就能切换音乐、调节空调温度等。这种智能化的交互体验,让用户置身于一个智能、舒适的移动空间中,大大提升了用户对汽车的满意度。

此外,智能汽车与具身智能在传感器、芯片等硬件,以及操作系统、算法等软件上具有高度同源性,这使得它们能够共享供应链和复用智能制造经验,形成了一种密切协同发展的关系。在智能汽车与具身智能的协同、融合之中,可以促进汽车产业加速技术落地,拓展产业布局,为汽车产业开辟新的增长空间,也为整个产业链的升级和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具身智能渐成热潮

具身智能走向应用,为汽车产业注入了全新的活力,提升了产品附加值和竞争力。在当今全球汽车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汽车产业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而以具身智能来赋能汽车技术、产业和市场,将使汽车产业在变革、转型中提升应对挑战的能力。并且,汽车产业已经成为我国名副其实的支柱产业和地方经济的重要增长点。

正因如此,从国家到地方,近年来对于具身智能的政策支持不仅力度在持续增加,而且多地都在纷纷出台政策,抢抓这一新赛道的机遇。

工信部此前提出,2025年开展未来产业创新任务“揭榜挂帅”,制定出台生物制造、量子产业、具身智能等领域创新发展政策。今年,具身智能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被认为是新一波人工智能浪潮的重点方向。

在地方层面,除了上海,深圳、重庆、浙江、广东、江苏等地已围绕具身智能及智能汽车、机器人技术创新与产业发展出台具体政策,如江苏省推出了《江苏省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行动方案》;深圳市发布《深圳市具身智能机器人技术创新与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5-2027年)》,将围绕引领核心技术攻坚突破、打造公共服务平台矩阵、营造最优科技创新生态三个方面,细化了未来三年18条重点任务。同时,《北京具身智能科技创新与产业培育行动计划(2025-2027年)》提出,将加快实现具身智能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培育人工智能发展新赛道。到2027年,突破百余项关键技术,产出不少于10项国际领先的软硬件产品,营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具身智能产业生态。

随着国家和地方具身智能政策持续落地,汽车产业变革与转型正迎来“技术红利+政策红利+市场红利”的叠加期,具身智能相关技术在智能汽车中的渗透率正迅速提升。有关专家认为,具身智能各层次、多地方政策的密集出台,不仅是对汽车产业转型的“强心剂”,更是对未来出行生态的“擘画者”。当政策导向与技术浪潮共振,汽车产业正加速驶向更智能、更高效、更绿色的新蓝海,而这一新的航程正方形未艾、前程似锦、风光无限。

着力打造具身智能产业,将成为驱动汽车行业转型新引擎?|长沙市汽车及零部件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着力打造具身智能产业,将成为驱动汽车行业转型新引擎?,长沙市汽车及零部件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扫码关注公众号

湖南省科学技术厅主管 湖南省汽车及零部件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主办 长沙市汽车及零部件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承办 衡阳市汽车及零部件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协办
Copyright @ 2022-2023 湖南省汽车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版权所有 备案号:湘ICP备12008439号 邮箱::csqclm@sina.com 电话:0731-82758735
最佳使用效果:1920*1080分辨率/建议使用微软公司IE5.5或以上 技术支持:海曜网络